当一个产品单纯地靠广告去支撑销量,终究是走不远的。
本文由三钱二两授权i黑马发布,作者钱伟大。
1
1992年,立顿进入中国。
五年之后,这个来自英国的品牌就摘下了袋泡茶销售额第一的桂冠。
拥有近十年快消品经验的赵一弘,自然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。在2000年,他毅然辞职,创立了品牌碧生源:
31个省、111家经销商、384家分销商、覆盖近40万家非处方药(OTC)药房。
所以在2015年4月,碧生源与海正药业(600267)合作推出“利来”牌的奥利司他减肥药,拥有为期十年的全国独家代理权,且奥利司他是唯一允许售卖的OTC减肥药。
40万家OTC药房 唯一的OTC减肥药。
听起来很性感,对不对?
这让三钱二两想起处于类似情况的合生元(1112.HK)。
合生元在主营的婴幼儿奶粉业务受挫之际,出手收购了澳洲的保健品龙头之一Swisse,基于对合生元强大线下渠道的期望,公司的股价已从最低点反弹了111%。
但他们之间有四点关键性的不同之处。
首先,合生元是举债收购Swisse,创始人是下了大决心的,而碧生源只是弄了个十年独家代理权;
其次,Swisse至少线上的销量已经得到验证,而奥利司他不管线上线下的销量都毫无亮点;
再者,相对而言,合生元的老板罗飞要比碧生源的赵一弘靠谱些,想想后者的精准减持;
最重要的是,合生元的奶粉业务已经企稳,而碧生源的减肥茶还不好说。
像碧生源这样要依靠新产品实现困境反转的案例,关键在于旧产品会不会死掉,这才是基本面的安全边际来源。只要不会死掉,就足以提供很高的安全边际,因为能够源源不断地向新产品新业务输血。
至于奥利司他有多大的前景,目前可以先往旁边放一放,毕竟有功夫去深入研究这个,为什么不去买成长股?
而看旧产品能否存活,首要是看品类能否存活,品类不行,品牌再强也是枉然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被数码相机干到崩盘的柯达。
那么还是以合生元为例,婴幼儿奶粉的主要竞品是母乳,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,母乳的比例是在不断下降的(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母乳比例有着巨大的差异),更何况还有二胎这样的政策背书。整体而言,大趋势是站在合生元那边的。
另一边的碧生源减肥茶,好的方面是减肥这个市场巨大,目前我国的肥胖人口数已经位居全球第二,仅此于美国。但减肥茶这个品类则很差,前面已经提到过竞品繁多,和跑步比起来,社交属性的缺失让产品的连接力变得极为脆弱(三钱消费品投资框架)。
其实旧产品的稳定不但能提供更高的安全边际,还会影响新产品的发展。毕竟经销商也好,终端零售店也罢,最终都是利字当头,原来的东西都卖不好,就要大家一起陪着你进下一个坑,现实吗?
所以,至少要有可靠的依据去判断减肥茶业务是否已经企稳,再去博弈。
如果实在是懒,只想依靠价格的安全边际呢?
也不是不可以,但你需要一个指标。
例如施洛斯常用的“市值
这个指标的粉丝还有Michael Burry,也就是电影《大空头》里那个通过做空美国房地产一举成名的传奇对冲基金经理。
顺便提一句,他一直都是一位坚定的价值投资者。
问题在于,在如今这个长期极度宽松的市场里,想找到符合这一条件的公司是极其困难的,必须要有基本面的深度研究来补足安全边际。
6
最后,我请教了一位开药房的朋友,节选其中一段对话分享给大家:
“碧生源怎么样?”
“堪称奇迹,但如今在我们那里已经死了。”
“现在减肥药卖得怎么样?”
“减肥药沉寂了有三、四年了。”
“为什么?”
“消费者观念转变了吧,减肥的方法太多了。”
“碧生源的减肥药,你会进货吗?”
“为什么要进?有钱赚吗?”